七月盛夏,虾肥人笑. 海南智慧渔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位于昌江海尾智慧渔业产业园一期(起步区),近日迎来了一片热闹的景象. 工作人员穿梭在外塘,忙碌地进行着对虾的打捞工作. 渔网渐渐收拢,捞上来的对虾色泽清亮透明,个头均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这批对虾是海尾智慧渔业产业园一期(起步区)首批南美白对虾,已经成功捕捞上市。智慧渔业管理系统
“我们打捞出产的这批虾,一斤约有28到30头,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目前上市的对虾出货价一般是每公斤21元. ”吉雅泰是海南智慧渔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看着这些个头饱满、颜色透亮、活力十足的鲜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海南智慧渔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将养虾作为主导品类,根据昌江的气候特点和经过长时间的筛选,确定了以养虾为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去年在乐东进行了养殖试验,实验数据显示,亩产达到6300斤,而传统养殖的亩产只有1500到2000斤. 今年3月份,该公司将技术引入到昌江海尾智慧渔业产业园一期(起步区),经过100天的养殖,目前亩产已达到7500斤,是传统养殖的3倍,实现了高养殖密度、高效高质生长、高产量的既定目标.
海南智慧渔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尾水处理设备,利用电凝技术提高养殖水体的水质. 同时,智慧渔业管理系统养殖用水经过尾水处理系统处理、消毒后,可循环使用,有效解决了尾水污染的问题. 这套系统和设备不仅能够维持水温和水质指标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养殖密度,促进虾的高效高质生长,还能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智慧渔业管理系统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据了解,昌江海尾智慧渔业产业园总体规划为4434亩,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起步区)已经包括外塘20口、室内螺池72个、工厂化养殖车间2座,设有尾水处理区、蓄水区、外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区、东风螺循环水车间、鱼苗隔离区、养殖楼、养殖车间、工厂式循环水车间等。所有设施已经达到投产条件.
下一步,海南智慧渔业园区将按照海南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战略部署,结合现代渔业产业园的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打造池塘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三体合一的养殖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还鼓励渔民转产转型,引导家庭养殖户和小规模企业实施异地迁移入园等多轨安置策略,为海南智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注意:本文中含有语法错误与错别字,仅用于模拟人工错误. 请勿参考。。